节省约40万!人工耳蜗集采落地,8月龄宝宝接受手术

  发布时间:2025-05-06 22:57:1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也是人工耳蜗类耗材集采在湖南落地执行的第一天。这天,患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的8个月大的汐汐化名)结束了等待,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了双侧人工耳蜗手术。不久后经过开机和调试,汐汐将过上 。
3月3日是节省集采接受全国爱耳日,也是约万月龄人工耳蜗类耗材集采在湖南落地执行的第一天。 这天,人工患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的耳蜗8个月大的汐汐(化名)结束了等待,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了双侧人工耳蜗手术。落地不久后经过开机和调试,宝宝汐汐将过上和普通孩子无异的手术“有声”生活。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黄敏介绍,节省集采接受此次集采落地后,约万月龄汐汐此次手术单侧耳蜗仅需5万元左右,人工集采前则需要33万元左右。耳蜗同时,落地湖南省医保政策还能进行部分报销,宝宝“比之前节省了约40万元”。手术 据悉,节省集采接受先天性耳聋的发病率为2/1000~4/1000,每年新增先天性耳聋1.5万,有人工耳蜗植入治疗需求的听障儿童也相应增加。长期以来,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人望而却步。而今通过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手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将大幅提升。 集采落地+医保报销,自费部分大幅减少 出生在岳阳的汐汐,一个多月大时跟随父母来到当地医院进行常规体格筛查。“当时就检测出来,宝宝的双耳对声音没有任何听力反应。”张先生回忆,在汐汐3个月大时,一家人带着她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了包括基因检测在内的更全面的检查,结果确诊为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 7个月大时,张先生带着汐汐复查并再次做了听力诊断。诊断结果没有变化——这意味着汐汐只能靠人工耳蜗恢复听力。 张先生和家人花了很长时间调试自己的心情。他们不仅频繁向医生咨询治疗方法,还加入了病友群以知晓最新政策。“通过各家庭之间的相互交流,我们知道了在3月3日爱耳日当天,集采政策会落地,手术的费用会降低很多。我们很高兴能够成为第一批接受手术的患者家属,也很感激这样的好政策,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今年2月,湖南省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本次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3年,第一协议年度自2025年3月3日至2026年3月2日,协议一年一签。 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本次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除临床常用产品外,此次集采中,能支持高场强(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中选,植入的患者可以接受高场强核磁共振检查;佩戴更便利的一体式言语处理器(外机)中选,满足患者不同应用需求。
  • Tag:

相关文章

  • 强强对阵,“婴雄”辈出!第三届宜品《中国好导购》全国总决赛蓄势待发!

    实体商业加速变革,线下的导购员们也正经历着职业价值的一次又一次重构。宜品乳业聚焦到“人”,从根源赋能渠道,连续三年举办宜品《中国好导购》赛事,以赛促学、以训强技,为导购员们搭建
    2025-05-06
  • 南宁试管婴儿价格清单公布,三大项目花费都不算贵

    南宁试管婴儿价格清单中了解到,助孕的花费包括检查、促排和手术等费用,不过具体费用会因医院实力、医生经验、患者情况等因素而有所差异,所以最终费用不固定,但是在该地区助孕的花费是不贵的,所以说患者不必太过
    2025-05-06
  • 南宁三代试管婴儿费用预估,胚胎筛查费用1

    南宁三代试管婴儿费用一般在6-8万元左右,其费用主要包括有前期检查、降调、促排药、胚胎染色体筛查、移植以后保胎等费用,三代试管婴儿通常需要对胚胎筛查,这部分费用约1-2万元,如果筛查胚胎的数目越多的话
    2025-05-06
  • 什么药可以帮助恢复卵巢功能,卵巢功能衰退怎么调理?

    卵巢早衰做初级练瑜伽可以帮助卵巢功能恢复正常,女,30岁,备孕一年多没有怀孕,到医院做检查诊断为卵巢早衰,我之前的身体一直很好,而且月经也很正常,不知道为什么会卵巢早衰,我在网上看到有的姐妹卵巢早衰也
    2025-05-06
  • 吃黑豆是不是易怀双胞胎?附备孕吃黑豆的好处说明

    民间有一种说法,吃黑豆能够提升怀双胞胎的几率。因为黑豆能增加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可以让卵泡变大点、更容易受孕,也可能会促进多个卵子的排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怀双胞胎的几率。虽然这种说法还没有得到科学
    2025-05-06
  • 试管婴儿打保胎针注意事项一览,保持良好心态有利胚胎发育

    试管婴儿打保胎针后有一些注意事项,打完保胎针之后应多注意休息,并且也应注意饮食的清淡,这些都是对保胎有利的,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这些也是有利于胚胎正常发育的,而且使用药物应遵从医嘱,不可自
    2025-05-06

最新评论